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
清明节是我过的传统节日,千百年来人们一向延续着清明祭祀的习俗,以此来思念先祖。
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天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天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
清明节又称郊游节,是人们思念英雄和先人的重要节日。清明节这天,有扫墓,郊游,插柳和放风筝等活动。
清明节的来历源自春秋时期。晋文公重耳在流亡的路上,大臣介子推割肉奉君度饥饿,后来晋文公去绵山找介子推,而介子推不为名利,背着老母亲逃避。晋文公用火烧山逼介子推相见,谁料在老杨柳下发现他们死了。发现一血书:割肉奉君尽丹心,希望主公常清明 。为留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。
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爬山祭拜,发现老杨柳死而复生,便赐老杨柳为“清明柳”,并晓谕全国,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。